博彩网

把“三珍”卖出去 把“三多”输出去 河北涉县打造共配模式推进快递进村

2021年12月13日    中国邮政快递报

  冬日明媚的阳光下,临近中午,大山脚下的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井店镇刘家村,短视频创作者刘志凯家升起了袅袅炊烟,他母亲正炒制香喷喷的大锅菜,准备招待帮忙装车发货的6名乾沧共配物流公司(以下简称“乾沧共配”)员工。

  当天下午,刘志凯利用短视频和直播销售出去的2000多件花椒装车完毕,当晚将从涉县发往全国各地。上午,这辆车刚从县城装了满满一车快件送到井店镇快递代理点,这些快件随后被派送到各行政村。

  村民在家门口收件、发货,已成为共配模式下快递进村后的日常。

  开展末端共配

  推进快递进村

  在6000多平方米的涉县乾沧共配分拣场地,20多名分拣工在一套半自动化分拣设备前有序作业,申通、圆通、中通、韵达和百世的快件正按照目的地重新分拣。

  涉县在太行山深处,位于河北、河南、山西三省交界地,距邯郸市区100余公里。辖17个乡镇308个行政村,90%以上属于山区。因为分布散落,运输成本高,快递企业在村里单打独斗难以维持正常经营。为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、增加收益,邯郸市邮政管理局指导涉县申通、圆通、中通、韵达、百世5家企业抱团取暖,成立第三方公司乾沧共配。

  乾沧共配负责人赵瑞兵介绍,乾沧共配由5家快递企业作为股东,按出资比例占股,成本共担、盈利共享;股东全员参与管理,分管安全、财务、操作、后勤等不同部门。公司组建了专门的管理团队,负责实际运营工作。操作分拣由原来的单品牌人工分拣改为现在的共用场地、共用车辆,还购置了半自动化分拣设备,大大提升了分拣效率,降低了人工成本。

  “我们招聘了第三方财务团队,接手各品牌财务工作,便于统筹管理,方便经营数据分析。整合客服团队,对经营所需物料集中采购、管理、调配,减少重复投资,有效降低运行成本。”赵瑞兵说。

  乾沧共配2020年5月1日正式运行。1年之后,日均进港件由最初的3万件增加到4.5万余件。其中,70%是乡村快件。

  共配带来的变化远不止这些。乾沧共配股东、涉县圆通负责人李向东说:“现在,代理点由单一品牌变为多品牌服务,还将行政村资源单片化整,既便于统一调配车辆、人员、场地,也大大节约了快件派送成本。”

  李向东展示了一组数据:共配前,各快递品牌单件成本为1.15元;共配后,可降至0.85元,按每月处理120万件计算,每月便可节约成本36万元。

  邯郸市邮政管理局负责人表示,通过聚团共配、抱团取暖,乾沧共配实现了资源共享、成本共担,做到了“共仓、共拣、共运、共配”,有效推动快递进村走向深入。目前,5家快递已在涉县设置村级站点和代放直投站点308个,快递服务实现行政村全覆盖。

  助力特产出山

  服务乡村振兴

  快递服务行政村全覆盖,给在互联网上拥有183万粉丝的刘志凯带来的直观感受是“在家门口就能发货,特别方便”。

  刘志凯是涉县井店镇刘家村人,他平时用镜头记录家乡的点滴变化和风土人情,也借助互联网销售花椒、小米等农特产品。“涉县有‘三珍’:花椒、核桃、柿子。其中,花椒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产量全国第一,核桃、柿子产量居全省首位。”刘志凯说,去年他卖出花椒1500公斤,销售额达27万元,其中80%都是附近村民家的,“农产品销售具有季节性,无论销量多少,快递都会上门收件,让我没了后顾之忧,可以专心在互联网上做内容、扩渠道,帮助村民增收。”

  井店镇王金庄村快递代理点负责人王虎林,是刘志凯家的常客。“我不仅做快递,也做电商,有专门的小米供应渠道。我和志凯合作好几年了,他基本都是从我这里发货。除了提供快递服务,我还给他和多个电商供应小米。”王虎林说,他从2015年在互联网上卖出第一袋5公斤装小米,到现在每年销售小米约15万公斤。

  除了“三珍”,涉县还有“三多”:梯田多、毛驴多、石头房多。2014年,涉县旱作梯田系统被原农业部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,王金庄村正处在核心保护区域。王虎林说:“助销农产品,前端是电商快递,后端是梯田、毛驴和石头房,相当于把涉县文化输出去。”

  在外务工的涉县人也成为家乡特产、文化的代言人。郝慧芳曾在北京一家电商企业工作,后来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发了微信小程序,经销服装、化妆品、土特产等。“每年都会以团购的形式上架涉县柿饼、小米、花椒、核桃等土特产,柿饼尤其受欢迎,复购率很高。”她表示,前年,团队销售核桃1500单,销售额7.4万元;去年,销售柿饼2800单,销售额近12.6万元。

  目前,邯郸市已有武安、永年、涉县、馆陶、成安、磁县的县级快递企业实现共配,快递进村建站数量占全市20个县区总量的42%。

  邯郸市邮政管理局负责人表示,将以河北省邮政管理局“百千万”工程为抓手,继续引导快递企业共配共建、相互融合、串联聚量、抱团进村,在建得起、稳得住的基础上,实现经营好、能长久,推动形成“行业能发展、企业得利益、村民享服务”的多方共赢局面,为服务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。